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青平台基金會2/26市集參訪


26日上午,青平台基金會參與「行動者培力工作坊二期」的學員,三十餘位前往位於宜蘭縣員山鄉的「大宅院市集」進行參訪。此市集是由「友善耕作小農聯盟」所召集,以「安全食物、基本人權」為核心價值,訴求「吃當季、吃在地」、「友善環境」以及「支持小農」。

阿寶向青平台的學員們介紹友善小農市集(攝影/易俊宏)

對於農產品的產銷,如「大宅院市集」此類的農學市集,主要是消除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隔閡。阿寶指出,傳統既有的集中銷售,讓外觀成為消費者判斷的依據,而造成農藥或肥料的大量使用,不但使環境面臨破壞,飲食也必須承擔著風險;而農學市集的出現,就是想要處理相關的問題,也希望能進一步保障農民的生活,避免傳統產銷通路中的剝削。學員好奇的詢問,相關的農學市集,在台灣還有其他的案例嗎?阿寶回答,有許多小型的市集此起彼落,她也不清楚確切的數目,但是比較有名的是,中興大學的農夫市集、合樸農學市集、還有楊儒門創立的二四八農學市集。

賴青松正在跟大家介紹「志願農民」的理念(攝影/易俊宏)

一樣是為了讓農民的耕作收穫有所保障,賴青松以「穀東俱樂部」為號招,採契作的方式,讓都市消費者也可以進行對環境友善的消費方式、並落實「安全食物、基本人權」的主張。但這是否為可複製的模式?賴青松指出,其平均獲利仍偏低,目前除了藉由網路宣傳的方式讓耕作資訊透明化,還是有賴傳統市場或農學市集等不同通路讓農民的能有獲益保障。「克服資訊不透明的方式,只憑認證制度並不能完全解決,而農村提供了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像,就是人際間的連結」賴青松笑著說,「就像是大家交男女朋友,整天要檢查手機簡訊不是太累了嗎?但是人際間的互動,是經營一種信任。」而農民與消費者的信任,會因為過多的角色介入,致使問題叢生。例如,米價上揚的狀況,對農民而言是「看的到、吃不到」,因為主要的價差並不是落盡它們的口袋──「收購價也沒差多少」賴青松說。

而對於農村人口回流的遠景,賴青松仍語帶保留,因為台灣在農民資格的認定上是屬於「屬地主義」,許多想要回流的青年都要面臨「耕者無其田」的窘境,而相關配套仍是有待研擬。「我不可能畫一個大餅要大家跟我一起來這樣做,我只做現成的媒人,是不保證生小孩的。」賴青松笑著說,「如果你要種,我們可以教你怎麼做、怎麼賣,但你要我說農業在台灣多好,我也說不出口。除非這種生活型式和價值是你想要的,否則單從價格很難說服人。」所以,賴青松今年創作義賣的有機棉T-shirt上邊標誌著「志願耕作」正是以此為理念出發,期許耕作不只是單純為了利潤,也能進一步實踐「友善環境」的想法。


青平台/易俊宏

2 則留言:

  1. 請問該如何購買志願農民的t-shirt?

    回覆刪除
  2. 您好
    感謝您對志願農民的支持,T-shirt目前只有短袖版,委託冶綠有機棉製作,分為XL,L,M,S四種size,每件$480元,購買請洽穀東俱樂部sioong99@yahoo.com.tw,或電03-923-3914,賴青松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