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4月份 活動預告


GreenLife綠色生活講座
201346
講座主題手工皂泡泡
分享人:深橄欖
我最近在想,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會關注在小商品上面,或者因為生活忙碌,習慣商品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如吹泡泡,因為叫作吹泡泡,花了錢買來,反正可以吹出泡泡,小孩玩得開心,中間沒有太多的思考對於深橄欖而言開始思考製作吹泡泡水,來自於有很多皂邊的再利用,但因為深入了解,進而看見原來吹泡泡水還真不簡單, 在構思如何達到安全天然這個過程讓深橄欖有很多進步的機會,看見用簡單的素材,用天然的皂就可以,這大概是深橄欖很有成就感的地方吧~
因為深橄欖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去創造可以取代現行化學製品的事物,很開心製作過程或是未來進到環境中都不為替環境帶來困擾!!


46 特邀演出:
紀師傅山珍海味的捏麵藝術

捏麵人是一項非常具有傳統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推測約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傳三國時代孔明為渡江碰到江水暴漲,命廚子用米麵為皮,內包黑牛白馬之肉,捏製成人頭及牲禮模樣,陳設香案祭江,剎那間風平浪靜萬里無雲,大軍因而得以順利過江,所以捏麵人又稱「米江人」。
唐宋時期普遍作為盛宴上的所擺設的看席,製成假花、假果、人物鳥獸供人們觀賞。到了明末清初每逢冬臘廟會趕集的時候,就有背著長架小箱,以各色捏麵製成各種人物蟲鳥的捏麵人師傅出現了。

台灣捏麵人多以玩賞、及宗教活動所運用,但由於台灣環境變遷,捏麵文化已漸行沒落,年輕人不願傳承,擅做麵塑的師傅也改行放棄,使得此一傳統技藝日漸消逝,不過還有少數的糕餅老師傅繼續在傳承的技法。

紀師傅是我們在羅東文化工場市集中發現的傳承者之一,大宅院特別邀請紀師傅在市集日當天演出他惟妙惟肖、精湛的造型技巧,讓這一代的年輕人再次見到傳統廟會山珍海味的捏麵藝術。



2013420
講座主題清明穀雨­—節氣活動、親子DIY
分享人:綠兔子


孩子對於自己來不及參與的部分,都很有興趣、很好奇的,這根源自人類內心想追本溯源的一種天性。

在清明這樣的氛圍下,在剛清掃過祖墳、焚香祭祖之後,與孩子聊聊家族的故事,是最自然不過的了。當孩子一邊寫著書法,大人在旁說說阿公最了不起的故事、爸爸童年時曾發生過的趣事……。對孩子來說,這些屬於自己親人的故事,遠比書架上那些遙遠的故事,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和關心。

如此,孩子不僅認識了筆下的那個名字,也認識了一個一個的家族故事。因為這樣的分享、這樣的傳承,這些故事與孩子的生命情感產生了連結,孩子因而得到感動、感恩,也因而更能認同及包容家族過去的種種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