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阿寶: 小農的紅蘿蔔 ( 2012.04.21)

小編告白:這篇文章是阿寶姐姐在4.21市集當天所寫,因為不才小編的疏忽現在才破土而出(跟紅蘿蔔的命運是不是有點像)。在此向各位作者與讀者們鞠躬道歉。下次吃到小農紅蘿蔔時,記得連皮一起吃,別有滋味喔!




四月正是小農們的紅蘿蔔盛產的時候,它們就成了我今天採買的主選。一個人吃不了這麼多,留下幾天的食用量,其餘全部川燙冷凍,因為季節過了就沒了!而紅蘿蔔,總是在過了季節之後還會讓人想念,當小農們的紅蘿蔔收完,要去買市場的就會讓我很掙扎!

──經營起這個市集之後,已經習慣把自己的三餐都交付在二週一次的採買上。餐桌上的食物,幾乎總能叫得出生產者的名字。季節的輪替,就在每一次市集攤位如實的呈現,我也對當地的節令蔬果變得特別敏感,因為一個月只有二次市集,總覺得每樣蔬菜都才擺出來一兩次就沒了…於是我學會把握時機!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處理今天採買回來的一堆紅蘿蔔,小農的紅蘿蔔跟市面上的很不一樣,市場的又大又肥,外表光滑、端整無瑕,而且沒有鬚根,連大小都是整齊劃一的;小農的如圖片所示,鬚根底部總有小凹陷,還帶著一丁點泥土,我捨不得削皮,只好用牙刷慢慢刷,邊刷邊想:有多少消費者願意這樣處理食物?市場的紅蘿蔔來自大農場,或大型集貨中心,一貫作業的分級、機器清洗,之所以那麼乾淨,其實是已經去了一層皮!而疏拔下來已經可以吃的小蘿蔔、採收時參差的大小和不規則的形狀,則在進入集貨中心,甚至田間採收時即已淘汰,因為通路商不收,賤價賣入市場不敷工本,消費者也沒有耐心處理這類「瑕疵品」,這樣的汰選讓食物在產地採收時就已經浪費二成!而天真的消費者還認為紅蘿蔔天生就是光滑整齊沒有鬚根的!

惜食成性的我,每看人削蘿蔔皮就覺心疼,近年終於得到學理支持:植物為了抵禦外來侵害,表皮都會有特殊的物質保護,這些特別的養分是肉質部分無法取代的,多酚就是其中一種,而且越是自然農法栽培,受病蟲侵害機率越高的蔬果,酚類含量越高,這讓我更加心安理得不削皮!

季節之外的食材,不是長期儲存,就是遠距運送,更重要的是,有一天我開始驚覺:不了解生產過程,以及對產地狀況的陌生,已經讓我對那樣的採買感到遲疑──生產過程是否友善環境?交易過程是否對農民公平?那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不知不覺間,我的飲食已經不只是「吃食物」,也在「吃感情」!料理小農的菜,特別有一種溫柔心情,因為每一樣蔬菜背後都有一張清晰的臉,會讓我微笑以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