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被看見的! 大宅院友善市集

我在這裡看見大宅院友善市集,希望這裡也能從你的角度被看見


     去年季冬之時我踏入大宅院友善市集這個社群,回首將近一年的時間,大宅院友善市集從默默在華德福學校所提供的慈心幼稚園內埋首耕耘,至現今許多宜蘭在地人文團體邀請擺攤、外地社區慕名前來參訪,過程中這個社群逐漸被看見。

   大宅院友善市集是由友善耕作小農聯盟以及華德福家長兩個社群所組成的,2009年開始於冬山鄉的慈心幼稚園落腳。什麼際會之下,讓這兩個社群相連成大宅院呢?話說始於2008年成立的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人阿寶慨於低資本的友善耕作小農,在這個需龐大資金與驗證制度限制的環境中生存艱營,所以透過聯盟的方式由小農們自組互助團體。成立幾個月後小農聯盟開始單打獨鬥的於客人城擺設攤位,但囿於客人城場地略微偏僻且市集未有穩定的消費族群,使得原本能見度就不高的友善市集更添了幾分重圍。


就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處境時,重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華德福教育如一盞明燈,點亮了小農市集的定位,也打開了大宅院友善市集的大門。友善耕作小農在學校家長以社群支持小農的方式鼎力相助,彼此情投意合組成大宅院友善市集,共構吃當季、吃在地、支持小農、友善環境的藍圖。

   有別於有機認證這套規則,大宅院友善市集對擺攤成員的審查顯得格外平易近人,主要是透過友善耕作小農聯盟成員組成的審查小組,對擺攤農夫做種植過程與心態的評估。阿寶常比喻有機認證制度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子,有能力的人買車行駛在有機認證這條道路上,而不想開車或沒有能力買車的人,就選擇騎鐵馬的方式在鄉間小路遊走,好跟路上的村民培養信任關係。我想當個誠實農夫與消費者建立互信是重要的!但農夫的田間管理、種植過程如何傳達讓消費者知道,我想由消費者直接與生產者互動是個很好的途徑,這也是大宅院市集存在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樣的理念,讓我嫁入這個友善市集的宅院裡。


   去年季冬大宅院友善市集招募志工,對於想參與市集活動的我而言簡直踏破鐵鞋無覓處,就這樣我成了大宅院的一份子-友善志工,和一群不同背景但都對市集、農業關注的人共事。志工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訊息傳遞的平台、拜訪小農撰寫參訪心得、市集當天協助各攤位小農等。初始參與市集最常被朋友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想到市集擔任志工?剛開始我經常語塞無法具體回答,只好用「因為我很喜歡小農市集的理念」抽象的帶過。但隨著投入市集的時間增加,慢慢的我似乎釐清了自己身處其中的定位。我很清楚知道現階段的自己,無法像友善耕作小農們將耕作視為志業,我僅僅只能扮演一個支持者的角色,透過微薄的投入協助大宅院友善市集的事務,盡可能得讓「這裡」被看見。曾有小農提到從事友善耕作是件辛苦的事,但身邊朋友的行動支持以及消費者的購買,對她而言都是持續下去的動力。聽言至此,我想我那僅僅的勞動、投筆,已有了立足之處。

   經歷了季冬、仲夏至現在,志工們在大宅院友善市集的活動力,也逐漸隨著各自忙碌慢慢的漸散,而我因為轉至台中念書,只能在每個月第二週或第四週星期六市集擺攤日,擇一週回去協助幫忙。大宅院在缺乏專案經理人的協助,以及志工人力不足的情形下,使得一些行政事務或宣傳行銷功能較為鬆散,未來大宅院友善市集要怎麼克服這些限制,還有賴於更多人的投入。


3 則留言:

  1. 我就住在附近的大隱村,對這個市集很有興趣,週六要過去逛逛,加油

    回覆刪除
  2. 這個市集是一群來自各方充滿幹勁的人組成,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幫忙~

    回覆刪除
  3. 星期六過去參觀了一下,那攤蜂蜜檸檬真的好喝,也遇到市集的發起人之一"碧芬",跟她聊了10多分鐘,了解大宅院的一些理念,的確很棒。

    回覆刪除